預計今后5年將會繼續增長,到了2017年將超越190億美元。近年來,隨著我國《“十二五”節能環保產業規劃》的出臺,節能環保被推上了一個新高度。受益于環保產業的拉動,變頻器在通訊、交通、運輸、電力、電子等領域得到空前的發展和應用,幾乎國民經濟各行各業都與變頻器密不可分。目前,一般變頻器的節電率在20%~30%左右,醉高甚至可超過50%。
以電力市場為例,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,新建火電機組已全部要求同步建設脫硝工程、除塵技術改造工程對相應的設備,如空預器、引風機等的變頻技術改造要求也迫在眉睫。
放眼我國變頻器市場,近幾年保持著12%~15%的增長率。業內人士預計,現在中國市場上變頻器安裝容量(功率)的增長率實際上在20%左右。潛在市場空間大約為1200億元~1800億元,其中低壓變頻器約占市場份額的六成左右,其余四成由中、高壓變頻器占據。事實上,國內變頻器市場的擴容,已經成為本土變頻器企業崛起的催化劑。英威騰、易能、安邦信、智光電氣等國產變頻廠家,憑借價格優勢,開始占據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。而合康變頻依靠不斷研發,能夠在外資品牌的圍堵中搶占13%的市場份額,更是實屬不易。
國產化步伐仍需加快
經過近年來的快速發展,本土變頻器品牌與國外知名品牌的差距逐步縮短。但不可否認,我國變頻器行業的發展是依靠外國品牌滲入成長起來的,市場占有率不足一直是本土變頻器品牌的掣肘。合康變頻公司監事陳秋泉的一份電廠脫硝報告中顯示,2012年我國變頻器市場占有率,西門子、施耐德電氣、ABB、東方日立等外資品牌仍占有2/3以上。
目前,國內市場高精尖、大型變頻器設備需求還是以日本、歐美等國外品牌為主,預留給國產變頻器的生存空間和成長時間少之又少。不難看出,國內的變頻器企業一方面要在外資品牌的入侵中尋求突破,另一方面又要面對國內變頻器市場需求擴大的現實,變頻器市場競爭將愈演愈烈。
因此,一些缺乏變頻器行業的沉淀、建立時間短、企業規模較小、資金困乏的企業將面臨被洗牌的危險。部分新晉品牌為了打開市場,不惜一切代價,將市場競爭的矛盾轉嫁為壓縮制造成本、降低價格,打起了價格戰。這些都不利于國產變頻器市場的可持續發展。